2020年是js555888金沙老品牌重组二十周年,此次学校开展的“寻访校友•祝福母校”采访活动,我们小组向js555888金沙老品牌06级的研究生郑伟锋师兄提出采访邀请,与他一起见证广大十多年来的更迭变化。
校友介绍
郑伟锋
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法人),从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年产值2.5亿,公司规模达100人。
近些年来中国的基础建设能力一直被世界人民津津乐道,我们中国人民自豪不已。而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岩土工程企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有幸与郑师兄探讨基础建设的奥秘。
采访问答
采访者:
师兄,我们有了解到您是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广东分公司的总经理,所以可不可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职务和您的公司呢?
郑伟锋师兄:
总公司全称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它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岩土工程公司,主要以做深基坑维护的设计施工为主。我现在在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同时兼任了广东分公司的总经理。广东分公司就是我一手创办起来的,从14年底的时候注册下来,发展壮大到现在100多人,而总公司的管理人员有六七百人。
公司的业务以地下连续墙深基坑维护的形式为主,现在在广东深圳地区,公司有参与建造正在施工的二十几个地铁站。例如新广州火车站的塘西站,还有深圳的恒大中心、深圳的前海交通枢纽、广州的陈家祠站等,这些地铁站都有我们公司的足迹,这是总部的业务内容。广东分公司和总部就是一个专业的互补关系。分公司主要是做房地产公司的深基坑维护,像恒大、保利、碧桂园、雅居乐这些大型企业。分公司现在一年营业额在3~4个亿左右,参与建造的最有名的几个建筑有恒大南站的新体育馆、恒大的汽车城等。
采访者:
请问在您的作品里面有什么独特创新的设计理念?
郑伟锋师兄:
公司目前做的项目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比较传统的,但是这两年我们完成了一些特别的案例。我举个例子,第一个就是深中通道现在还正在建的连接深圳跟中山的跨海大桥,在做中间有一个桥转隧的人工岛的边坡维护的时候,全部由基坑支护在边坡维护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就不太合适。因为边坡开挖完之后,隧道降完之后就要回填掉,重新做地基处理,这就是做支护用的锚杆,支护结构在后期的时候就会成为下一个工序的障碍物。当时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就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我没查到别的案例。
我们还尝试了一种玻璃纤维筋的钢筋,这种钢筋也不叫钢筋,是一种复合材料的筋材,它是用那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做的,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抗拉强度强,它的抗拉性能比钢筋还强。而在做锚杆的时候主要利用它的抗拉强度,但是它的抗折强度是不高的,比较脆。在这个项目里面它作为锚杆使用起来,这样项目的理念在边坡稳定,在边坡支护期间,让它充分发挥它的抗拉强度特性。更神奇的是,后期边坡回去隧道回填完之后做地基处理的时候,它作为一种抗折抗剪强度非常不高的一种材料就可以直接碾碎了。
采访者:
对未来建设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这种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做些什么呢?还需要拓展哪些技能呢?
郑伟锋师兄:
所谓的动手能力,应不局限于非要学生到现场亲自去拿着钻机,开着钻机或者是去现场参与很多东西。动手能力应该是衔接课堂跟实际工作中能力。我认为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东西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就体现在一个个方案,一个个设计或者在现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比如说一个设计,学生看过设计图,看过50套设计图,毕业前都没问题,但是做某一个具体的设计的时候,能把这个项目的周边环境、地质条件、项目的特征、工作措施、设计方案计算、专家论证等等相关的环节尽快的处理。我理解的动手能力并不是亲自动手去做很多具体的事情,而是把学到的东西,点状的散片状的东西,迅速地与其对应的具体事务相串联起来。这就是理念上我对动手能力的理解。
回到大家的问题上,我更希望师弟师妹们,在学校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就是说,不要以为一个事情很小,就轻易松懈。实际上事情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这方面的意识我觉得应该要有。今天搞不定,搞不懂,不睡觉也要把它搞定,这是一种责任感的提升。所以我认为动手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的建立。
采访者:
我们都知道2020年初爆发了疫情对许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疫情之后您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新的展望和计划吗?
郑伟锋师兄:
这个行业有时候跟运气一样,疫情期间虽然很多行业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土建行业可能因为国家要刺激经济,反而是有利的。所以在比较好的大环境里面,今年的市场份额方面比去年反而有一定的好转。有几方面的因素,一个就是这种大环境下来国家在主动地刺激基建,另外一个方面公司现在做的是土木工程里面的一个分支,叫岩土工程,就是地下工程打桩的这些岩土工程,这个工程是大土木大基建的所有工序的基础,它是市政桥梁,是地铁,是港口码头等等跟大地相连的部分,是岩土工程的范畴。所以一方面在自己熟悉的工民建领域,市政领域里面去维持现有的规模之外,就往这种相关领域,像水利、大桥、环境、岩土矿山这些方面去拓展。
目前公司2020年的营业额到现在已经超过去年的合作额了,从这方面讲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坏的影响比较小,但是今年新入职了很多同事,从外面的入职,包括大家找工作的外部环境来讲,今年大家可能换工作的,在事业部找工作的人还是比较多,可能是市场上还有很多行业是不太乐观的,这是我对今年市场进行的影响方面的一些感受。
目前土建行业还是比较受益的,再有公司也主动往相关领域相关纵向领域上去拓展,从原来的供应链市政,往水利、桥梁、地铁等等方面去拓展,因此今年受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采访者: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企民企的竞争很激烈,那么您觉得您公司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郑伟锋师兄:
服务。因为做技术的,首先,核心的东西跟工厂一样,公司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无论技术服务也好,或者施工产品也好,都是帮甲方解决问题的,服务永远是公司建设的第一个东西,从学生到工作中,很多人会把关系看得很重。但通过这些年发展,我觉得关系倒不是很重要,不能为了关系而偏废了最核心的技术,服务的态度。
研究工程也有它的特殊性,在于它属于临时工程,像基坑维护。临时工程,那就面临着有保守的做法,有冒险的做法,保守和冒险之间,可能它的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做同一个基坑,可能有人提出2000万能搞定,有人提出6000万都搞不定。像这种范围,公司本着在保持安全的前提下,怎样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帮甲方节省工期,帮他节省造价,同时不能让它出问题,中间的度的把握就是服务水平的体现。
采访者:
请问绿色建材在建筑行业里的应用和发展要注意哪些方面?
郑伟锋师兄:
绿色建材。新工艺的应用,因为国家体制有自己的模式,一般新材料应用会受制于设计东西很好,厂家出来的东西也很好,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里面怎样使用可能要经历一些磨合,设计师要把这个材料放进设计来,施工的要有能力去用这个材料,所以在经过这两个环节,可能好的东西没那么快被用。因为在设计跟施工阶段,东西很好,但设计院不知道或者设计院设计了,施工单位不知道怎么搞,市场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这方面可能会慢一点。
再者设计、施工,首要依据是一个规范,绿色环保的材料出现以后,首先要立标准,没标准的话基本上设计不会用,没依据可能审核通不过,或者施工单位也没有设计图纸上的材料,知道这个东西好也用不了。所以新材料的使用方面,我觉得还是要先立标准,但是很多标准立的时候说一定要突破市场,使用了觉得没问题,产生标准。产生标准后应用就只能用新材料,所以这个是一个矛盾,新东西的出现毕竟要经历一个市场极端的过程,这是合理的,大家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应用,因为做研究工程,做桩基础打桩,包括基坑维护这些,材料的应用不是太多,但也用了很多新材料,就像刚才我举的例子,像复合玻璃纤维钢筋等。
采访者:
外国网友给中国起一个名号叫 “基建狂魔”,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说法?您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郑伟锋师兄:
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土木行业在今天大环境下,在国内的发展是相当迅猛,很多设计周期、施工周期,包括从开工到服役,这个过程在全球是相对比较快的,做东西也比较快,也有能力。
“狂魔”我觉得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做的工程体量都比较大,鸟巢可能用了8万吨钢材,小蛮腰用到了几十万吨。钢材的大体量应用,在国外这种工程不多,不像国内集中,所以“狂魔”第一个解释就是体量大。第二个方面让老外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建设的速度太快了。做房地产的,做市政的,做体育赛事的场馆也好,基本上速度确实是超乎想象的,老外那种理念,包括成熟的国家体制下,这种事情是很少做的快、做到大的,所以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是十分有道理的。设计的速度,职工的速度,投入运营的速度,都可能掀起新一轮的风潮,让大家对中国建筑重新认识。
但是很多细节,包括自主原创性的创新方面,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目前工程建设相对快了之后就模糊掉了很多细节,很多细节可能也来不及去做得很细了,这方面其实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祝福母校
在js555888金沙老品牌合并重组二十周年之际,校友趁这个访谈的时间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祝福。